让网络文明之风吹进每个人的心里
让网络文明之风吹进每个人的心里
叶太阳
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圆满落幕,这场以“科技·点亮网络文明时空”为主题的盛会,不仅是对过去五年网络文明建设成果的系统性总结,更是擘画了未来网络空间治理的新蓝图。在人人都有麦克风、个个都是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,如何共建清朗网络空间,让文明之风吹遍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,这不仅是时代命题,更是每个网民都应思考的现实课题。
网络空间作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,其文明程度直接反映着社会的精神风貌。网络谣言肆意传播、网络暴力屡禁不止、低俗内容大行其道等乱象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。近年来,随着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的持续开展,以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,我国网络生态发生了显著改善。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,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,需要政府、平台、网民三方持续发力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。
政府部门要当好“守门人”,持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为网络空间划定清晰的红线。当前,亟需针对新型网络犯罪、AI深度伪造等新问题出台配套细则,同时加强跨部门、跨区域的执法协作。平台企业要压实主体责任,不仅要优化内容审核机制,更要创新算法推荐规则,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多展示机会。
对于普通网民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从自身做起,在日常网络行为中践行文明准则:在转发信息前多一分求证,避免成为谣言的“二传手”;在发表评论时多一分理性,拒绝情绪化的“键盘侠”行为;在参与讨论时多一分包容,尊重不同的观点表达。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,实则是构筑网络文明的基石。
科技发展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新工具,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,技术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文明素养。AI可以高效识别违规内容,但创造优质内容还得依靠人的智慧;算法可以精准推荐信息,但辨别真伪仍需人的判断。说到底,网络文明的核心是人,是每个网民的价值选择和道德自觉。
共建网络文明,没有旁观者,都是参与者。让我们从自己做起,从每一次理性的发言、每一份善意的互动开始,让文明之风吹进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,也吹进每个人的心里。只有当文明成为习惯,网络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。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07:24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07:22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05:13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10:30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10:30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10:23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09:42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09:42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09:22
-
要闻 2025年07月10日 09:22